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言情小说 >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> 第95章 哂笑,指桑骂槐

第95章 哂笑,指桑骂槐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1

当初,居摄元年(公元6年)那一年,平帝刘衎(刘箕子)突然驾崩之时,就在诸侯贵族,皇亲国戚中引起了震动和担忧。

太皇太后王政君,与安汉公王莽等亲近大臣秘密商议,最终摒弃成年的皇室子嗣,而决定立只有两岁的刘婴做皇太子继任大汉帝国储君的决策时,王莽摄政揽权的目的,昭然若揭,更是遭到了广泛的非议。

对于拥立幼儿刘婴,继任大汉帝国储君,由安汉公王莽摄政理政这件事,并没有获得一致的认同。

大汉臣民为此议论纷纷,众说纷纭。

那时,天灾人祸不断,灾民难民遍地。那些求天不应,求地不灵的灾民难民、奴婢贱民,一个个孤苦无助,充满怨恨,渴望改天换地。

安汉公王莽与太皇太后王政君时刻担心,用心防备,时常担心,有野心家利用这些灾民难民,激起叛乱,去挑战大汉朝廷权威。

然而,安汉公王莽与太皇太后王政君没有想到的是,对朝廷的施政措施,反应最为激烈的,居然是那些饱享大汉帝国皇家恩宠的大汉皇亲国戚,皇室宗族,诸侯贵族,豪族大姓。

这非常出乎安汉公王莽与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意料。

首先举起反抗大旗,挑战大汉帝国摄皇帝王莽权威的,居然是大汉皇家宗室一员的安众侯刘崇兄弟等侯爵贵族。

从安众侯刘崇兄弟起兵那时开始,天下动荡的苗头,就已经在大汉王朝,逐渐显现出来了。

2

安众侯刘崇,与舂陵侯刘敞,复阳侯刘豹等贵族,同属长沙定王刘发后裔的南阳郡刘氏一族。

当初,全国诸侯贵族受召,前往京师长安,参加朝廷举行的明堂助祭仪式。

那时,安众侯刘崇与众诸侯一道,会集京师。

目睹安汉公王莽独揽大权,权倾天下,作威作福,架空皇帝,安众侯刘崇甚为不满怨恨。

私下里,安众侯刘崇与舂陵侯刘敞,复阳侯刘豹等血缘关系亲近的南阳郡侯爵一道,秘密聚会在一起,分析朝廷局势,商讨匡扶皇室,反对王莽专权之事。

到了居摄元年(公元6年)的四月之时,两岁的刘婴,被立为皇太子,王莽被正式拥立为摄皇帝。王莽夺权的野心,也越加明显。

到了这时,安众侯刘崇更加愤怒,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对王莽野心的怒火了。

安众侯国的封国丞相张绍,也对王莽专权,架空皇帝十分不满。

安众侯刘崇,遂与封国丞相张绍等志同道合的同志一道,加紧商量反抗大事,密谋在南阳首倡聚义,起兵反抗王莽的专权。

3

四月初的一天,安众侯刘崇、安成侯刘礼兄弟,将封国丞相张绍等同志,集合在了安众侯侯府里,秘密商讨起兵大事。

安众侯刘崇率先发言,对封国丞相张绍等人谈道:

“诸君:

如今,朝廷形势危急。宗室受欺,摄皇帝王莽专权,皇帝已经沦为傀儡。

最终,摄皇帝王莽,必定会夺取我们刘氏的江山,剥夺我们的权利。

多年来,本侯爵与诸位大人一样,对我大汉朝廷一向是忠心耿耿,一直享受着大汉朝廷历代皇帝的恩典。

我们只有以死相报,拼死一搏,才能够报效皇恩,彰显臣子的耿耿中心。

起先,安汉公王莽,居于宰辅的地位之时,权倾天下,就已经掌握了大汉王朝至高无上的权利。

安汉公王莽掌控朝廷大权之后,唯我独尊,只知道维护他们王家这些新旧权贵的利益,将宗室皇家利益,抛之脑后。

如今他还人心不足蛇吞象,越发野心勃勃,又加冕九锡,自称摄皇帝,距离皇帝之位只有一步之遥,篡逆之心日趋明显,可谓路人皆知。

本侯爵大胆预料,照此发展下去,安汉公王莽最终一定会危害我们皇家的利益,甚至会取而代之,篡夺我刘氏的皇位,危害我们刘姓皇族宗室子孙。

现今的局势是,天下人虽然都竭力地反对他,怨恨他的专权,却慑于他的权势武力,不敢公开起兵反对他。

如今,我们的宗室贵族中,竟然没有一个人,敢首先起事,反抗王莽这个僭妄的伪君子,这实在是我们刘氏皇族宗室的耻辱啊!

本侯爵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,甚至生命,去舍身救国,成就忠臣烈士之壮举,愿意率领同族的人,首倡举义,舍生取义,奋起一击。

哪怕是最终失败,粉身碎骨,家破人亡,也义无反顾,毫不足惜。

如今,对王莽不满怨恨的英雄豪杰,日渐增多。

本侯爵料想,如果本侯爵率领予安众同族的人,首倡举义,全国必定会闻风响应。

到那时,那就大事可成,大业可就,一定可以驱逐王莽。诸位以为如何呢?”

封国丞相张绍点头称是,赞同道:

“侯爷分析得很对!天下苦莽久也!王莽乃独夫民贼一个,不值得我们恐惧。大家只不过慑于王莽的淫威,不敢率先起事罢了!如果我们首倡义举,一定会群起相应,动摇王莽的根基。

为今之计,应该首先占领宛城(南阳郡城),作为我们的反抗基地。

天下和平久也,郡城官军疏于防范,我们发动突袭,一定可以成功。

臣愿亲自率领义军出发,向宛城出军,为大汉朝廷铲除逆贼!”

封国丞相张绍,赞同安众侯刘崇的意见,立即慷慨激昂地答应道。

商议妥当,安众侯刘崇、安成侯刘礼兄弟,封国丞相张绍等人,迅速行动起来。

他们暗中招兵买马,准备集结兵力,占领宛城。

然而,天下太平的日子久了,人们已经安于安逸的生活,造反又是逆天大罪,敢于响应安众侯刘崇、安成侯刘礼兄弟起兵的人众,实在太少太少了。

而安众侯刘崇、安成侯刘礼兄弟的密谋,随时都可能泄漏,招来杀身之祸。

准备了一段时间,安众侯刘崇、安成侯刘礼兄弟,终于等不及了。

当追随者才刚刚达到一百多人时,安众侯刘崇就仓促下令起兵。

得到安众侯刘崇的命令以后,封国丞相张绍,安成侯刘礼,虽然明知取胜可能不大,也只得硬着头皮,亲自率领志同道合的跟随勇士共一百多人,从安众侯的封地秘密出发,前去进攻南阳郡城宛城。

然而,由封国丞相张绍统率的这支一百多人的力量,毕竟势单力薄,那里是守卫郡城宛城的官军的对手呢?

张绍率领的队伍,刚刚攻到宛城城下,就被守卫郡城的官军首领得知了意图。

人多势众的官军,利用郡城城墙,加紧防备,奋力反击张绍的进攻。

结果,封国丞相张绍,安众侯刘崇的弟弟安成侯刘礼当场被杀。

安众侯刘崇兄弟组织的反叛大军,还没有攻进南阳郡城宛城城内,就被郡府的官军反攻击溃了。

安众侯刘崇兄弟的反叛大军见首领被杀,再也没有了勇气,很快失败,余众就四散逃离了。

安众侯刘崇在侯爵府里得知丞相张绍的败讯,也自杀身亡了。

4

安众侯刘崇兄弟谋反被杀的消息,震惊了全国。整个南阳郡诸县的王侯贵族豪族大姓,更是胆战心惊,生怕被牵连进了安众侯兄弟的这件谋逆大案之中。

安众侯刘崇、封国丞相张绍诸人的亲戚朋友,安众侯刘崇的远房伯叔刘嘉等人,更是唯恐避之不及。

张竦(别名柏松),是安众丞相张绍的堂弟,当初曾经因为帮助自己的好友陈崇上书太皇太后,为王莽歌功颂德,而在京师闻名。

张竦和刘嘉等,见安众侯刘崇兄弟、封国丞相张绍,闯下造反叛逆的滔天大祸,惊慌失措,恐惧不安,急忙申明与叛逆安众侯刘崇兄弟没有联系。

他们急忙宣布,与叛贼安众侯刘崇等人化清界线,撇清与安众侯刘崇、张绍等人的关系。

为了保全自己和家族,刘嘉,张竦等人,还亲自前往首都长安的未央宫门前,自首待罪,请求皇帝饶恕,哀求皇帝赦免他们的罪过。

此时,摄皇帝王莽虽然羽翼已丰,但还是有些忌惮刘氏皇族的势力。

得知安众侯刘崇兄弟谋反失败的消息,摄皇帝王莽又惊又喜,亦怒亦忧。

王莽思忖权衡再三,还是决定,收买人心为上,于是决定道:

“安众侯兄弟虽然被官军诛灭,但如果吾处置不当,难免不出现星火燎原之势,那就悔之晚也。吾还是怀柔为上。”

于是太皇太后专门颁布懿旨,安抚天下,宣布赦免刘崇、张绍的部分亲属。

张竦,刘嘉等人没有受到安众侯罪行的牵连,最终朝廷没有追究他们的罪责,对他们全部诛连加罪,加以惩罚。

舂陵侯刘敞,得到安众侯刘崇兄弟的败讯以后,日夜忧虑,担心当初在京师与安众侯刘崇的密谈泄露,忧虑成疾,很久都不敢公开露面。

5

张绍的堂弟张竦,和安众侯刘崇的远房伯叔刘嘉,死里逃生,终于躲过了一劫。

张竦与刘嘉一道,急忙决定效法以前陈崇的举动,为摄皇帝王莽歌功颂德,借以脱罪。

张竦于是为刘嘉撰写谢恩奏章,竭力歌颂摄皇帝王莽和太皇太后的美德,痛斥安众侯刘崇的叛逆之罪。

刘嘉于是写下谢恩奏章,上书太皇太后与皇帝,进言说道:

“陛下:

正当建平、元寿年间,皇帝突然驾崩,国统几乎断绝,宗室几乎被弃。

幸赖太皇太后陛下和安汉公的圣德,不断地扶助拯救,捍护匡卫,终于使国命得以重新延续,宗室也重新得到了发扬光大。

陛下临朝统政,发号施令,凡事都以宗室九族为先,一并录用支属,封立王侯。

南面称臣的王侯,数以百计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