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言情小说 >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> 第82章 出事,陈满谷重伤

第82章 出事,陈满谷重伤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1

大司马、太傅、安汉公王莽,被大汉皇帝加封九锡的消息,迅速传遍了山野乡里。

穷乡僻壤的平民百姓,也对王莽被皇帝加封九锡这个话题津津乐道。

就连那些山野鄙夫们,也常常站在道路边上,谈论摆谈着这些话题,谈得津津有味,眉飞色舞。

一个身体结实的中年庄稼汉子,对着一个士大夫模样的中年人说道:

“刘先生啊,自从成帝、哀帝这两个昏君,相继去世以后,就由贤明的安汉公辅佐幼君,主持大局了。

安汉公一心为民,克己奉公,真是周公降世。

我朝的兴旺发达,就寄托在安汉公大人的身上了。

现在听说,太皇太后陛下又加封安汉公大人九锡了。

安汉公大人的地位更加崇高,我看大汉天下,将要大定了啊!

先生一向博学多智,难道先生你,竟然没有看出天下出现的这些可喜变化吗?

天下官吏百姓,都在异口同声,赞扬安汉公治国的赫赫功绩,赞扬安汉公知人善任,亲贤远佞。

那些亲近安汉公,被安汉公宠信,勇于负责,善于为朝廷做事的人,都得到了朝廷的高官厚禄,荣华富贵。

难道这不是一些好的兆头吗?它预示着我们庶民的生活,将要彻底翻身了啊!”

身体结实的中年庄稼汉子张嘉,对着那个士大夫模样的汉子刘威说道。

“张老俵啊,我看未必如此,这正是我担心的啊!

人们群起效仿,众口一词地赞扬当政掌权人物,谄媚权贵,并非好事啊!

一者,容易让当政者滋生骄傲自满,自以为是,得意忘形的习气;

二者,恐怕从此以后,天下人就会逐渐摸到升官发财,谋取荣华富贵的终南捷径,那就是获取当权人物安汉公的欢心了啊!

老俵啊,我们应该都十分清楚人们的心思。

每个人的品行个性,其实都是喜欢听悦耳动听的话语,而不喜欢听什么逆耳的忠言之类的。

在下非常担心的是,如果我们大汉帝国,从上到下,上到王公大臣,下到庶民百姓,都一致出现,为权贵,为当权人物歌功颂德,大唱赞歌,赞颂安汉公大人英明睿智,治国有方,以讨取安汉公等权贵的欢心的宏伟场景,那就糟糕透顶啊!

如此下去,长此以往,不仅会败坏风气,而且也没有谁敢于说出事情的真相,敢于为百姓请命了。

人们对罪恶丑陋熟视无睹,得过且过,满足于尔虞我诈,自欺欺人。

某一天,真相大白,不是会危害苍生,贻害后世吗?

在下相信,并不是天下所有的人,都认同安汉公大人的赫赫功勋,高洁的品行的。

假如有一些人们所谓的不合时宜,自命清高的人,不愿意趋炎附势,阿谀奉迎当朝权贵,喜欢说出自己的一些老实话,大实话,这些人不是要遭殃了吗?

安汉公既然已经听惯了歌功颂德、阿谀逢迎的声音,对那些不肯捧场,揭露真相的逆耳之言,恐怕就会愠怒在心,大不满意了。

安汉公甚至会认为,这些人是不怀好意,有意贬低他治理天下的功绩。这样下去,必定假大空盛行,最终不是将危及天下吗?”

秀士模样的中年人刘威,忧心忡忡地与张嘉谈论道。

“先生说话,太危言耸听,耸人听闻了。

怪不得先生说话做事,不得当政者的欢心,最终被削职为民,归隐山林了。

就是我这样的平头百姓,白衣庶民,对先生的观点和看法也难以苟同。何况那些权高位重的当政者呢?”

身体结实的壮汉张嘉,笑嘻嘻地数落秀士刘威道。

“道不同不相为谋。我们茶余饭后,谈论肉食者们的问题,不过是为了消食而已。

谁知道当政者,究竟是怎样想的呢?又关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何事呢?”

秀士模样的中年人刘威,似乎有些生气,丢下这句话,不顾壮汉张嘉的感受,又向前匆匆而去。

2

山野百姓是这样的看法,朝中的大臣们,对于称颂安汉公王莽的主旋律,更是心领神会。

然而,总有人与王莽的步伐不能够合拍,不肯阿谀逢迎,安汉公王莽,不免有些恼怒生气。

广平国丞相班稚,本是成帝(刘骜)宠爱的妃嫔班婕妤的弟弟,出生于以诗书之家著名的班氏家族。

班稚继承班彪、班固、班超等祖辈的优秀品行,为人正直廉洁,崇尚气节。

班稚既不肯巴结奉承王莽,上传那些竭力为王莽歌功颂德的民间歌谣,也不愿意违心地向朝廷报告,地方上发生的所谓祥瑞,向王莽献媚表功。

大司空、御史大夫甄丰,右将军甄邯等大臣,看在眼里,记在心头,急忙向王莽报告。

得到亲信御史大夫甄丰等人对广平国丞相班稚的小报告以后,大司马王莽心里,不免有些不平衡,对御史大夫甄丰等人抱怨道:

“世人都说吾人权倾天下,一呼百应,班稚这个小小的广平国丞相,却居然与吾人疏远隔阂,离心离德,不肯与吾亲近。

班稚这个家伙,是瞧不起吾人这个太傅吗?”

“非我同类,其心必异。太傅大人说得很对。
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我们不能不堤防着他们这些人。”御史大夫甄丰提醒王莽道。

“甄大人言之极当。班稚这个家伙的姐姐班婕妤,与太皇太后陛下走得很近,我们不能够让他们蛊惑太皇太后陛下。请甄大人,务必留意班稚这个家伙,注意他的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。”

王莽叮嘱御史大夫甄丰道。

3

琅邪郡太守公孙闳,也是一个正直敢言,关心民生的廉洁官吏。

公孙闳经常在琅邪郡府里,与部属们公开地谈论地方上发生的一系列天灾人祸,以及朝廷面临的种种危机,研究应对灾难和危机的救助防治措施。

在与部属们的言谈之中,公孙闳不免有一些抵触贬低执政者大司马王莽等人的言语出现。

不知不觉,公孙闳的这些言语,也被人添油加醋地传到了王莽的耳朵里。

广平国丞相班稚,琅邪郡太守公孙闳两人,特立独行,触犯官场潜规则的举动,很快就激怒了太傅王莽。

丁璇等御史会意,迅速将广平国丞相班稚,琅邪郡太守公孙闳二人的异常表现,写成弹劾的汇报文章,报告给了御史大夫甄丰知道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