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言情小说 >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> 第74章 心软,自己惹来的麻烦

第74章 心软,自己惹来的麻烦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1

“二叔啊,孩儿年纪小,实在有些不明白,二叔心里,究竟担心什么,忧虑什么。

像二叔平时对我们讲到的那样,即使我们刘家,真的出了几个败家子的皇帝大臣,他们愿意丢掉,老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社稷,又与我们这些普通人,有何干呢?

我们又有什么办法,有什么能力,去阻止呢?

我们舂陵侯家族,不过是皇家的远枝末叶而已。

我们有什么资格,去操这那些闲心,为帝王将相的的胡作非为,感到惊异,遗憾,或者感到痛心,惋惜的呢?

就是真如二叔所讲的那样,即使我们关心国事,关怀民生,忧国忧民,为那些败家子的行为,感到痛心疾首,忧心如焚,也于事无补啊!

我们是无职无权,人微言轻。也没有掌权的士大夫愿意,听从我们的话语和呼声啊!

即使我们声嘶力竭地大声疾呼,也不是毫无用处的吗?又能够对朝廷事务,有什么裨益呢?

侄子认为,我们这些小老百姓,把革新的希望,国富民强的理想,寄托在那些贪婪无耻的权贵们的身上,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罢了。

那些掌握社稷大权的皇亲国戚和权贵们,他们所想的,不过是如何维护他们家族集团的最大最高利益罢了。

他们殚精竭虑考虑的,也不过是如何,将他们家族集团的权力和利益,最大化而已。

他们哪里能够想到,我大汉朝廷的前途与天下百姓的命运呢?

最终,他们宁愿大汉王朝灭亡,与之同归于尽,也不愿意对普通百姓,作出一丝一毫的让步,作出一点妥协,以挽救王朝,免于覆灭。

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,对于那些颟顸自私的新旧权贵们,还能够抱有什么大的希望呢?

即使天下大变,皇帝由姓刘改为姓王,或者其他豪族大姓,与我等小老百姓,又有什么干系呢?”

刘秀带着些稚气和疑惑,有些怨怒,有些不满地连声反问二叔刘良道。

2

“秀儿啊,你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!

所谓天下人管天下事。说简单通俗一些,就是天下的兴盛衰亡,其实是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连,利益相关的。

这个道理,至为浅显明白。

我大汉王朝兴盛,我们每个大汉子民,都会享受到盛世的幸福和荣耀,安享太平;我大汉王朝衰落,我们每个大汉子民,都会遭受社会动荡和战乱的祸端,遭受战争的戕害。

一个社会,规则的沦丧,道德的堕落,法纪的衰败,公平的覆灭,每个社会成员,无论你是一个达官贵人,还是一个小民百姓,每个人最终,都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,遭受残酷的报应的。

秀儿啊,你怎么能够说,那些事情,和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没有关系呢?”

听了刘秀的话,刘良心里有些生气。

他脸色涨红,以教训的口气,对刘秀训斥说道。

3

“是啊,二叔,你说得很对!

弟弟们还小,还不太懂得其中的大道理。

二叔啊,请你对三弟的无知不要生气,请你继续给我们兄弟,讲讲那些关于国事家事天下事的道理吧!

我的两个弟弟,年纪幼小,懵懂无知,一向又胸无大志,他们整天只知道懵懵懂懂,糊里糊涂地混着日子。

他们哪里知道,如今的天下,已经大变了呢?

不过,二叔啊,弟弟们说的话,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道理。

我们小老百姓,把天下兴盛的希望,系于权贵们能够一秉大公,为国为民上,寄托在他们能够自我克制自己的私欲,为民谋利上,实在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。

我大汉朝廷的君臣,执政安民,要想达到官民利益的均衡和协调,又谈何容易呢?

我和孝孙弟弟,当初刚从京师回家时,给弟弟们所讲的有关安汉公的事情,的确也是我们亲眼目睹,非常真实的事情啊!

我和孝孙弟弟,当初耳闻目睹的往事,在京师求学的那些所见所闻,如今还历历在目。

那时,安汉公留给我俩的公正严明、以天下为公、谦逊退让的形象,还是那么清晰!

可是如今,我也有些糊涂不安了。

我也开始不明白,不理解,不相信,当初亲眼所见的事情,和如今发生的巨变了。

为什么像安汉公大人这样,一个英明睿智,能力超群的大贤,有着周公一样胸怀的良臣,在处理朝廷政事时,也常常会感觉力不从心,甚至无能为力呢?

为什么安汉公大人,对如今的朝廷政事,也会不知所措,窘迫不安,举止失措呢?

为什么如今朝廷政事的趋势,没有朝着安汉公大人的美好设想,去发展呢?

最近,我听人们谈到这些日子以来,天下局势的演变,我心里感到更加迷惑不解。

我看到的残酷现实,更是完全颠覆了安汉公大人当初在我心中留下的美好形象。

是我看错了,还是安汉公大人,本身就是在欺世盗名,愚弄百姓呢?

如今的京师长安,以及各个地方郡县,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横行。下层的百姓们连一个说理上诉的地方,都无处可去。

官场日渐腐朽混乱,政令不通,贪腐盛行,买官卖官肆意横行。

哪里能够看到,安汉公大人当初所口口声声宣称的那些美好景象呢?

不仅仅是社会秩序,渐被破坏,而且朝廷的施政措施,也是越发昏庸错乱。

钱币复杂混乱,贬值严重,交易混乱停顿,经济凋敝,物价飞涨,民不聊生;

我大汉朝廷,与边塞蛮族的矛盾,也在不断激化。

朝廷无是生非,不断挑起事端,导致边塞战火纷飞,百姓不宁。

我当初也总是不太愿意相信,我们眼见的这些事情,都是真的。

后来,经过我的不断观察,不断思考,我才终于相信,我所见到的,全部都是残酷的血淋淋的现实。

安汉公大人曾经是我心中的偶像,我心中的大英雄,大豪杰。

安汉公大人大人的廉洁奉公,克勤克俭,一秉大公,都曾经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。

可是如今,才经历不长的时间,我看见在安汉公大人的治理下,朝廷却是日颓一日,民生艰难。

对此,我是百思不得其解,痛心不已啊!

我曾经把我自己看见的那些事,与弟弟们进行交流,他们总是不感兴趣。

弟弟们还总是嘲笑我,说我装成大人的样子,假装学识超人,故弄玄虚,吹牛唬人呢!

二叔,你给他们好好讲讲,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巨变的原因吧,他们肯定会爱听一些!”

刘縯有些委屈地对二叔刘良说道。

4

“秀儿,仲儿,你们的伯升大哥其实说得很对啊!

伯升和孝孙他们哥俩,都曾经到京师太学,去学习过一些日子。

他俩的见识,自然比你们其他兄弟,是要高明一些啊!”

刘良说到这里,歇了一口气。

他转过身去,只见刘縯正有些得意地冲着两个弟弟刘舯,刘秀笑呢!

二叔刘良一本正经的训导,让刘舯,刘秀两兄弟,不得不集中精力,听着二叔的训话。

见孩子们都开始认真地听自己讲话,刘良更加来了劲。

5

“孩子们啊,我就从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情谈起,讲述一下近几年来,朝廷内外,以及地方上发生的种种变故,以表达二叔我自己,对朝廷未来的担心和忧虑,以引起你们的警醒吧!”

刘良说道。

“好吧,二叔,我们认真听着呢!”刘縯代表兄弟们说道。

停了一会儿,刘良带着语重心长的神态,言简意赅地对着孩子们讲了下去道: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