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言情小说 >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> 第71章 变故,成衣铺里的杀机

第71章 变故,成衣铺里的杀机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1

“执金吾那些个混账东西,干嘛把一个混小子给弄回来了呢?

你们这些饭桶,秘密地把他给解决了,不就得了吗?如今弄得我们是左右为难,不知道如何处理了!”

太师府里,太师孔光怒气冲冲地对着太保王舜,少傅甄丰抱怨道。

太师孔光,可是当时著名的大儒,以为官刚正,坚持原则而著称。

而太保安阳侯王舜,是王莽的堂弟,也以正直谨慎,而为姑妈太皇太后(王政君)所宠信。

“太师不要着急,小事一桩。一个小小的平民百姓,难道我们几位还会摆不平的?”

少傅甄丰,宽慰太师孔光道。

“少傅大人啊,你有所不知。此事麻烦不少啊!弄不好,我们也会惹身骚啊!

哎,也怪我们几位,平时对孩子们管教不严啊,惹下了这样天大的祸事!

老夫最为忧虑的是,恐怕此事会让宰辅安汉公大人不高兴,给别人留下话柄啊!”

太师孔光不喜反忧,他继续心事重重地说道。

“太师大人何须为此等小事,如此忧心忡忡,担心不已呢?

这不过是小事一桩,一件孩子们之间打架斗殴的小事罢了,又不关什么国家大事或者谋反叛逆的大罪。

退一步说,凭着我们几位的地位和权势,弄死这样的一个穷小子,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,谁敢胡言乱语,说三道四呢?”

少傅甄丰对太师孔光的担忧十分不解,继续满不在乎地说道。

“要是真如大人所说的那样,就好办了啊!可惜,那个混小子,还是有点来头的人。他可是舂陵侯的族人啊!”

太师孔光,忧形于色地说道。

“舂陵侯这个家伙,不过是南阳郡枣阳县,那个穷乡僻壤一个没落的小乡侯,皇家的远支末属而已,有什么可怕的呢?

我怎么也不明白,这件事也值得我们德高望重的太师上心!”

少傅甄丰谄媚道。

“少傅有所不知啊!本太师心里,哪里是畏惧那个穷乡僻壤的小侯爵呢?”

太师孔光欲言又止。

“太师啊,莫非是担心我的大哥安汉公大人生气吗?安汉公大人的新都封地新野,也在南阳郡,多多少少与舂陵侯那些个家伙,也有点联系啊!”太保王舜老奸巨猾,他一语中的地问道。

“是啊!老夫心里,难道还会怕其他人吗?”太师孔光有些不悦地说道。

“那么太师啊,你的确是有些多虑了啊!就说王可这孩子吧,他是我的叔父成都侯(王商)的孙子,他既是老夫的侄子,可也是安汉公大人的侄子啊!

这样的话,安汉公不是也牵涉其中了吗?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?”

太保王舜(王莽的堂弟)也对太师孔光的过分担忧,过分的小心翼翼,十分不解。

“两位大人啊,我们都不是外人,就不用虚情假意,欺瞒哄骗了吧!

我实话对大家说,尤其是太保兄弟你啊,你们俩的确是太不了解安汉公的为人处事了吧!

老夫与安汉公大人相处了好几十年,对他实在是太了解了啊!

安汉公深谋远虑,一心一意,想要收买拢系天下人心,博取美名。

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这件事情,不是令安汉公大人有些左右为难吗?

处理如有不公,不是令安汉公大人,怀疑我们的居心不良吗?我们的举动,不能不慎之又慎啊!

你们又不是不知道,安汉公大人擅长大义灭亲,我们能够不加倍警惕吗?

你们看,当初发生的太保大人的叔父红阳侯(王立)的事件吧,你们说,我们该不该引以为戒呢?

按道理说,红阳侯大人既是太皇太后陛下的亲弟弟,又是太保兄弟你和安汉公的叔父,应该说,他在朝中也算是德高望重吧!

他虽早已不在官位,但安汉公却因为他是自己叔父的缘故,内心对他是既尊敬又忌惮啊!

你们俩知道,红阳侯为什么会被贬吗?

这件事,恐怕你们至今还蒙在鼓里吧!其实,这件事,老夫心里最为明白,也一直内疚于心。

安汉公其实是担心红阳侯大人(王立),会在太皇太后面前,从容地谈论朝廷政事,使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处理政事,而影响自己的权威啊!

可是那时,安汉公并不亲自出头弹劾叔父,而是让本太师出面,去弹劾红阳侯(王立)的罪恶。

本太师无法拒绝安汉公的要求,只好违心地上书弹劾红阳侯。

太皇太后(王政君)起先,一直不肯接受臣的弹劾。

安汉公知道以后,马上大义凛然地上书太皇太后陛下抗议说:

‘太皇太后陛下啊,现在,汉王朝已经衰落,连续两个皇帝都没有子嗣,太皇太后独自代替幼主主持国政,实在是一件令人畏惧担忧的事情啊!

即使太皇太后勉力做到公正无私,首先为天下人着想,仍然恐怕人心不服啊!

如果因为私人亲情,而反对大臣的建议,这样一来,群下势必倾轧作恶,祸乱将由此而起啊!

臣侄建议,最好先暂时让红阳侯叔父返回自己的封国,等局势安定后,再把叔父召回。’

太皇太后不得已,只好遣红阳侯返回他自己的封国去居住。

这件事,想必两位大人,一定还是记忆犹新吧?

对于这件事情,不知两位大人,可受到什么启示没有呢?

老夫知道,这件事至少可以说明一点,那就是,只有一心一意地拥护和顺从安汉公的人,才能够得到提拔,安享荣华富贵啊!

凡是敢于忤逆安汉公大人,被安汉公大人忌恨的人,一定都会被诛杀灭绝啊!

不知两位大人,是否同意老夫的见解呢?尤其是太保老兄,阁下作为安汉公的弟弟,你可说是感受最深啊!

安汉公是如此英明果断,一秉大公,我们怎么能够违背安汉公大人的意旨呢?

不说远了,就是对太皇太后的态度,安汉公的种种英明的举措,也值得我辈认真地效仿学习啊!

两位兄弟都知道,太皇太后年老了,一向厌倦政事。那时,安汉公就暗示我们这些公卿,让我们上奏,劝阻太皇太后操劳国事。

我们只好上奏劝阻。

太皇太后听后,果然大悦。她就下诏说:

‘从今以后,只有封爵之类朝廷的大事,才禀告于哀家,其他事项,一概由安汉公和四辅去裁决处理。

新任命的州牧、二千石以及茂材出身的官吏,前来朝廷奏报情况,就直接引到安汉公的官署去,回答安汉公所询问的问题,由安汉公考核过去官吏的治绩,询问到任后打算如何施政等等,以了解他们是否能称职。’

安汉公对那些贴心的官员一一地接见询问,关怀备至,示以恩意,赠送他们厚重的礼品。

而那些不合安汉公心意的人,安汉公就公开奏报朝廷,予以免职。

安汉公这样的出于一秉大公的做法,谁人还敢对安汉公至高无上的权威,说三道四呢?

诸位啊,我们诸位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的得来,都蒙安汉公的关怀与照顾啊!

你们说,我们怎么能够不与安汉公大人,保持高度的一致呢?

两位大人,从这些事情的处理上,你们可看出了什么端倪了吗?”

太师孔光,脸色凝重地问大家道。

太师孔光的一席话,说得太保王舜,少傅甄丰心惊胆战起来,脸色一下子变成死灰。

“太师啊,我们这次不是死定了吗?安汉公对自己的亲生之子,都会大义灭亲,我们不是彻底完了吗?”

太保王舜,少傅甄丰哆哆嗦嗦地问孔光道。

“两位大人不用如此的忧心!”孔光见自己所说的话,已经达到了教训惩戒王舜、甄丰的目的,就安慰他们道,“两位大人只须如此如此就行!”

孔光把嘴巴靠近两位的耳边,故作神秘地对太保王舜,少傅甄丰说道。

“太师啊,这样能行吗?你确定安汉公大人,不会责罚我们吗?”

太保王舜,少傅甄丰似乎是心有余悸。

“两位还不相信老夫吗?安汉公大人的脾气,老夫可说是了如指掌!你们放心就是!”

老奸巨猾的太师孔光,拍着自己的胸脯说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