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言情小说 >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> 第18章 证人,盛世白莲花

第18章 证人,盛世白莲花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1

刘欣的如意算盘没有打错。

果然不久,见王莽一党逐渐失势,曾经对新君刘欣若即若离的朝廷大臣们纷纷见风使舵,很快就抛弃了王莽,转而向新皇帝效忠,向新贵靠拢。

大司马王莽离职以后,刘欣很快向朝廷大臣征求大司马的继任人选。

定陶傅太后的堂弟、右将军傅喜,成为了大司马一职的热门人选。

大司徒孔光,大司空何武等朝廷大臣,不约而同地向皇帝推荐傅喜。

起初,刘欣也不想让大司马这个非常重要的三公职位,再次落入外人之手,无法掌控,欣然同意道:

“右将军傅喜,熟悉政事,胸襟宽阔,正直无私,竭尽忠诚,最合适担任大司马一职。”

不想,回到宫中,向祖母傅太后征求意见之时,祖母傅太后却死活不同意,表示反对道:

“右将军这个家伙,举止轻佻,喜欢人云亦云,没有主见,淡薄亲情,胳膊肘外拐。他的言行举止,让我们傅家、丁家的亲属,都十分失望,不宜担当重任。”

不仅是傅太后坚决不同意,傅家、丁家的亲属,也一致反对。

见祖母傅太后不同意,刘欣也对右将军傅喜失去了信心和信任,不再准备任命傅喜担任大司马要职。

右将军傅喜知道自己一向不讨傅太后喜爱,心里沮丧不已,不知道如何补救。

2

实际上,此时的右将军傅喜,担任大司马一职,可谓众望所归。

王莽既已从大司马位置上罢职退下,不问政事,朝廷的文武百官大都希望,右将军傅喜,能够顺理成章地接替王莽的位置,担任大司马一职,安定动荡的大汉朝廷。

右将军傅喜虽然已经人到中年,但依然爱好钻研学问,有大志德行,以国家大事为重,不肯偏私,深得汉朝廷文武大臣,皇亲国戚,朝野百姓的敬重和好评。

然而,右将军傅喜为人正直,一向坚持礼制礼法原则,并不肯毫无原则地顺从傅太后和刘欣的意志。

傅太后和刘欣,见右将军傅喜不肯事事顺从,与傅家、丁家新贵有些格格不入,不满和怨恨越发加剧,不愿意傅喜掌权,掣肘自己。

3

实际上,傅喜与傅家、丁家新贵步调不一致已经由来已久。

当初,刘欣即位不久,皇位还不十分稳固。刘欣没有审时度势,就急慌慌地准备加封外戚祖母傅氏一族,母亲丁氏一族人员的官爵,希望能够让傅家、丁家掌权,作为自己的羽翼,以维护皇权的稳定。

唯独右将军傅喜,坚守正道,认为刘欣有些操之过急,这样做,可能引起王家等老外戚的反弹,恐怕不利于江山社稷的稳定。

傅喜于是上书,建议刘欣道:

“皇帝陛下:

臣私下以为,加封外戚傅氏、丁氏一族人员的官爵,不太妥当,有违祖宗遗训和朝廷规矩。

陛下这样做,似乎有些急于求成,会给予他人任人唯亲的指责,举措十分不妥。

臣担心陛下因小失大,恐怕会有伤朝廷任人唯贤,天下大公的主旨,引起大臣勋旧的非议和不满,给我们傅家、丁家带来指责。

所谓无功不受禄。

臣身体有病,臣愿意为外戚做出一个好的表率,请求辞让陛下给予的封赐恩赏,以免伤害朝廷奖善罚恶、任人唯贤的原则,阻挠贤良上进之路。”

傅太后听了傅喜拒绝皇帝赏赐,不喜反怒,对傅喜的举动大不满意,她非常气恼地对亲属们说道:

“右将军(傅喜)实在太迂腐愚蠢,不懂得大义,太不识抬举了。为了自己博得一个清正让贤的美名,竟然不知道陛下的举措十分英明,伤害皇帝的好意。

陛下的恩赐,宏大深远,是天降下来的喜事。他居然毫不感恩,不肯接受,这不是迂腐愚蠢是什么呢?”

4

这件事情刚刚过去不久,祖母傅太后故态复萌,又恢复了自己在定陶封国里颐指气使的习惯。

傅太后开始在幕后指挥自己的孙子刘欣做事,公开干预朝廷政事的处理和官员的任命。

右将军傅喜见傅太后违背祖训干预朝政,十分不当,于是向傅太后进谏道:

“太后陛下:

臣以为,对朝廷的人事任免,说三道四,指手画脚,任由自己的好恶喜爱,去决定朝廷人选,任人唯亲,并不恰当。

太后陛下这样做,恐怕会伤害朝廷的正常治理,危害朝廷大计,及其大臣的反对!”

听见右将军傅喜这样直言无忌的谏言,傅太后脸色大变,心里越发不高兴,当即斥责傅喜道:

“你傅喜这个家伙,胳膊肘尽往外拐。你一心一意,一味地讨好王家那个老太婆和王氏孤儿,与朕和皇帝格格不入,真不像是我们傅家的人。

从今往后,你不要进宫来了!朕看见你这个吃里扒外,好坏不分的家伙就生气。”

傅家,丁家亲属也随声附和傅太后道:

“太后英明!右将军大人颟顸愚蠢,不识时务,真是不识抬举。”

傅喜听了傅太后和亲人的责备,羞愧不已,红着脸,向傅太后告辞而去。

从此,傅喜被剥夺了进宫拜见傅太后的特权。

5

侍中驸马都尉傅迁,一向了解傅太后的喜恶和对右将军傅喜的不满态度。

今天,得知三公与朝廷大臣们商议,准备向皇帝推荐右将军傅喜,去担任大司马一职,辅佐朝政以后,侍中驸马都尉傅迁非常担心。

散朝以后,侍中驸马都尉傅迁地赶回定陶官邸向傅太后报告廷议的内容。

傅太后一听傅迁的报告,也大吃一惊,决定立即进宫,阻止皇帝任命傅喜担任大司马。

傅太后对傅迁抱怨道:

“迁儿啊,像傅喜这样不知好歹,取巧卖乖的人,怎么能够让他得志呢?

这个胳膊肘外拐,吃里扒外的家伙,如果掌握大权,当家作主,岂不是会乱了我们傅家、丁家的规矩,伤害到皇帝吗?

哀家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件发生。”

傅太后说罢,急急忙忙地带着侄子傅迁,进宫去阻止皇帝的任命傅喜的决定。

6

一见傅太后、傅迁一行,怒气冲冲地踏进未央宫白虎殿,刘欣就心惊肉跳,不安起来。

刘欣急忙招呼大臣们出殿,快步从宝座上下来,亲自上前,去搀扶祖母傅太后,吩咐为祖母傅太后看坐。

傅太后不要孙子搀扶,抓住孙子刘欣的手,大踏步地上殿。

傅太后自己动手,拖了一把椅子,大咧咧地坐在刘欣的御座旁边,声色俱厉地质问刘欣道:

“陛下啊,当初你刚刚即位之时,处处受着大司马王莽的掣肘,难道你已经完全忘记这件事情了吗?

你舅爷爷右将军傅喜,虽然威望还在,但他的脾气和秉性与陛下你极端不合。

朕担心,你舅爷爷和陛下你,不能够同心啊!

如果君臣不能够同心,不是赶走了一个骄横跋扈的王莽,又来了一个盛气凌人的傅喜吗?

请问陛下,你的宏图伟略,将依靠谁去实现呢?”傅太后质问责备孙子刘欣道。

“祖母太后陛下说得有理!既然祖母太后陛下认为舅爷爷不合适担任大司马,朕就另选他人。

请问祖母太后陛下,你认为文武大臣里,选谁担任大司马最为合适呢?”

刘欣见了祖母傅太后,就像老鼠见了猫,一下子没有了自己的主意。

“朕一个老太婆,又不认识几个朝臣,你问了也是白问。总之一句话,不管是谁,只要能够死心塌地听从皇帝陛下和哀家的话,忠心耿耿地效忠哀家与陛下,不与哀家与陛下过不去就行了。”

傅太后颐指气使地对刘欣吩咐说道。

“太后陛下英明。右将军(傅喜)大人,虽是皇家至亲,但一向与我们格格不入,的确不是最佳人选。

左将军师丹,光禄勋彭宣,性格文雅,为人和善,对人一团和气,生平从不喜欢得罪他人。

朕当初被立为太子,左将军师丹大人,光禄勋彭宣大人也有建言之功。

朕就任命左将军师丹,担任大司马,祖母太后陛下以为如何呢?”刘欣拍板道。

“陛下有自己的主见,哀家十分满意。右将军(傅喜)这个不知好歹的傻瓜,哀家看见他就有些不畅快,陛下你度量着去办吧!”

傅太后同意道。

“朕聆听祖母太后的懿旨。”见祖母傅太后不再干预任命大司马之事,刘欣长舒了一口气。

7

见祖母傅太后态度坚决地反对任命右将军傅喜为大司马,刘欣也不敢悖逆祖母的心意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