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言情小说 >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> 第14章 狼狈,摔倒被当街围观

第14章 狼狈,摔倒被当街围观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1

“这个老不死的老太婆,实在是太可恶了!

我们是皇帝陛下的至亲,想时常见见皇帝,聊聊亲情,摆摆家常,乃人之常情,又有什么过错呢?

你这个老不死的老太婆,你究竟凭什么,要隔绝我们这些至亲亲属呢?难道只允许你这个王老太婆颐指气使、作威作福吗?”

刘欣的祖母定陶太后傅佳慧,听了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决定以后,心里异常恼怒,她涨红着脸,怒气冲冲地对着孙子刘欣的亲人们说道。

刘欣的亲生母亲丁虞琴,以及刘欣的其他亲属外戚,都对太皇太后王政君打着维护国家的旗号,实则隔绝皇帝亲人这非常不近人情的制度安排,非常愤怒不满。

大家对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决定十分不满,群情激愤,都不约而同,满腹怨恨地向定陶太后傅佳慧倾述。

听了大家的抱怨,定陶太后傅佳慧更加忿忿不平。

于是,定陶太后傅佳慧不顾禁令,带着一帮亲戚,闯进皇宫,向刘欣抱怨说道:

“陛下啊,太皇太后陛下和大司马大人此举,实在是太仗势欺人了。

陛下啊,从这件事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来,他们的意图已经非常明确,就是要千方百计地隔绝皇帝与亲戚们的联系,让陛下成为一个孤家寡人,以便让他们王氏家族,继续把持大汉朝政,为所欲为,危害社稷。”

“祖母啊,你们不要说了,朕心烦得很!你们回去吧,朕已经知道了。朕已经不是三岁大两岁小的孩子了。

你们要是不走,太皇太后陛下和大司马大人知道了,又会说朕不接受太皇太后陛下的懿旨,弄得大家都不高兴。这件事情,朕会好好处理的,不会让你们失望,请大家放心。”

孤独地坐在未央宫宝座上的新君刘欣,见到太皇太后的诏书,听到祖母傅太后、母亲丁姬等亲人不满的控诉以后,被挑动得怒不可遏,忿忿不平。

但刘欣知道自己羽翼未丰,不宜与太皇太后陛下和大司马硬碰硬,于是耐住性子,不厌其烦地向祖母定陶太后傅佳慧等亲人们解说许愿。

定陶太后傅佳慧聪明果断,很识时务,晓得太皇太后王政君的脾气秉性,知道刘欣所说,都是实情,开始萌生退意。

见孙子刘欣说到这个份上,定陶太后傅佳慧于是对大家说道:

“既然陛下已经答应了,我们就不麻烦陛下了。如果真如陛下所言,太皇太后借这件事情找我们麻烦,我们必然理亏在先。小不忍则乱大谋,我们还是不要让陛下烦心了吧!”

见定陶太后傅佳慧愤怒渐渐消散,发言让步,大家都不敢说话。

就这样,在刘欣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,终于打发走了一批批愤怒的亲人。

送走亲人,刘欣依然是心怀怨恨,愤怒难平。他忧郁不安,急谋对策,思考反击,自言自语道:

“你们欺人太甚了。朕可是一国之主。难道朕就这样忍气吞声,任人欺侮吗?朕可不是先朝那些昏庸的君王。”

刘欣年轻气盛,越想越愤怒,渐渐地要控制不住自己愤怒冲动的情绪了。

2

“陛下,傅大人前来觐见!”小肉墩突然进来,禀告刘欣道。

“快快有请!”正当刘欣愤怒难耐的时候,他的岳父傅晏,已经动作敏捷地走了进来。

傅晏虽然已经人到中年,但依然精神奕奕,步履矫健,他的相貌英俊,身材魁梧,仪表堂堂。

他是专门来传达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定陶傅太后的最新懿旨的。

“肉墩啊,给傅大人看茶!然后,你们统统下去歇息,不要打扰朕和傅大人商谈国事。”

见岳父傅晏匆匆进来,刘欣急忙支开身旁侍候的小黄门肉墩等内侍宫女。

傅晏奉命坐下,稍歇一会以后,就开始慢条斯理、不动声色地饮茶。

刘欣见岳父沉默不语,自己反而忍不住了,于是对着刚刚进宫的岳父傅晏,毫无顾忌,怒不可遏地骂了起来:

“岳父大人,他们王家这些人,简直欺人太甚了!

朕可是堂堂正正的一国之君啊!

难道他们心里,就没有朕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吗?

太皇太后那个可恶的老太婆,你的心肠也太歹毒了吧!你们王家人为人做事,也太蛮横霸道了吧!

允许你王氏家族,独霸朝纲,封官任爵,为所欲为,难道就不许朕的亲属,也分一杯羹吗?

你们把朕这个皇帝,放在眼里了吗?

朕是至高无上的皇帝,朕难道就不能自己当家做主一回,颁布圣旨法令,驳回你们的意见吗?

朕倒想要看看,朝中有哪个大臣,哪个皇亲国戚,敢于跟朕公开作对!

请问岳父大人,你对于最近发生的这些事,可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?”

刚在岳父面前说了半句硬话,刘欣有些心虚胆怯,急忙询问岳丈傅晏道。

3

刘欣的岳父傅晏,博学多才,很有见识。

傅晏的头脑清晰,处事理智,与王莽的年纪相仿,与傅喜一样,是傅氏家族有名的智多星。

“请陛下息怒!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。

臣以为,王氏家族之所以飞扬跋扈,能够架空陛下,不把皇帝陛下看在眼里,根本原因就在于朝内朝外,他们有大批的党徒支持,能够制定有利于他们的规则法令。

既然他们王氏家族有他们自己的党徒拥护,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够效仿一下,有自己的亲信拥戴呢?

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够制定有利于我们的规则法令呢?

何况陛下是货真价实的皇帝,皇权在手呢!

皇帝一言九鼎,想让谁富贵,就能够让谁荣华富贵。

如今,朝中老朽当权,因循守旧,不思变革。

臣以为,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另起炉灶,用上一大批拥护陛下的少壮派,再重新制定新的规则法令,革新弊政,与他们抗衡呢?”

“好计谋!好计谋!岳父大人,计将安出?”刘欣赞赏地询问岳父傅晏道。

“陛下不要着急,请听臣慢慢道来。

陛下是否可以,选择避开太皇太后与大司马的亲属亲信党羽,召集倾向效忠于陛下的正直大臣,如董贤父子兄弟等贤良大臣,与他们单独举行一系列朝会,另起炉灶,商讨国家大事,做出决策,处置朝廷大事呢?

如此的话,木已成舟,就可以将生米做成熟饭了。

到时候,恐怕太皇太后和大司马,也会对陛下做出的决定和决策,无能为力,无法拒绝了。

最终,他们无力翻盘,只好忍气吞声,默认陛下的圣裁,接受陛下的旨意了。”

岳父傅晏深谋远虑,笑眯眯地向刘欣献策道。

“此计大妙!此计大妙!岳父大人啊,你真是朕的萧何张良啊!

朕避开大司马和他们的党羽,单独召开御前会议,不是正可以做空他们的权力,架空他们吗?

就这么办!就这么办!”

新君刘欣,与岳父傅晏计议已定,心里有了充足的底气,拍板决定道。

“陛下办事果断,不拖泥带水,令人钦佩!陛下真不愧为英明有为之君!

臣相信,有了陛下的英明善断,励精图治,中兴大汉,名垂青史,就在陛下的弹指之间。”

岳父傅晏笑嘻嘻地恭维刘欣道。

“多谢岳父大人指教。麻烦岳父大人,下去召集同志,号召忠臣烈士,加紧实施我们的兴复大计,朕一定全力支持你们!”

刘欣兴奋地下旨道,“朕决定,首先单独召开一次御前会议,商讨立后的问题,尽力避开那些亲近太皇太后和大司马大人的大臣,以免他们干扰和阻碍我们计划的实施。

如果一切顺利的话,通过这一次行动,就能够试探出太皇太后和大司马的底线,打击他们及其党羽的嚣张气焰,最终反戈一击,反败为胜,取得我们最终的完胜。”

刘欣信心百倍,兴奋地拍板道。

“陛下英明,谋划很好,就这么办!陛下,臣告辞了!臣立即下去,召集那些效忠陛下的忠臣烈士,与他们好好商议。

这次决战,只能胜利,不能够失败。请陛下放心,不会让陛下失望的!”

岳父傅晏信心百倍地向刘欣许诺道。傅晏说完,与刘欣行礼以后,信心十足地走了下去。

看见岳父成竹在胸的样子,刘欣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,他踌躇满志在大殿上走来走去,默默思量着御前会议应该如何顺利召开的问题。

3

绥和二年(公元前7年)五月十九日,天气晴。

新君刘欣,召集一部分亲信朝臣,在未央宫白虎殿里,主持召开了一次秘密的御前会议。

刘欣准备通过这次秘密的御前会议,商讨立后的问题,以试探太皇太后和大司马王莽的底线,削弱大司马王莽以及王氏家族的力量。

大汉朝廷的三公,大司马王莽、大司徒孔光等持有异议的重量级三公大臣,都被新皇帝刘欣蒙在了鼓里,没有能够参加这次御前会议。

参会的大臣们,大多是一些像董贤父子兄弟那样的少壮派官吏。

这些少壮派官吏,对王氏家族垄断大汉朝政,作威作福,将他们排斥出权力核心,早就心怀怨恨,渴望协助新皇帝立下千秋工业,以攫取朝廷权利。

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,利益至上。如今是新君当政,权力移位,站对队伍,认清主子,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、荣华富贵,才是最最重要的。

哪里用得着,去坚守、去拘泥于什么礼制的原则,管什么大宗小宗的规矩呢?

于是,御前会议上,亲近新君刘欣的大臣们顺理成章,纷纷向新皇帝刘欣宣布效忠。

大臣们向刘欣山呼万岁,露出一副赤胆忠心的神气,大义凛然地向刘欣表态,支持皇帝陛下的任何决定。

4

可是,不如意事常八九。

此次御前会议,却还是没有达到尽善尽美,也没有像刘欣与岳父傅晏当初所设想的那样,十分美好,十分圆满。

刘欣自认为很亲近自己的大臣,也竟然在御前会议上冒起了杂音,与新皇帝唱起了反调,刘欣不禁有些恼怒,大动肝火起来。

只要一想起那天御前会议的情形,刘欣心里就隐隐有些不安,担心太皇太后以及大司马王莽会强烈反弹。

刘欣明白,太皇太后以及大司马王莽等外戚的势力,已经在朝中根深蒂固,很难撼动。要想有所作为,必定与王家为首的守旧势力有一场硬仗火拼才行。

5

“诸位爱卿,朕登基即位,已经有些日子了。可是,皇后之位一直虚悬,朕心里有些不安惶恐。

国不可一日无君,民不可一日无母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