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言情小说 >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> 第8章 反转,鸡蛋和鸡蛋的区别

第8章 反转,鸡蛋和鸡蛋的区别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1

汉成帝刘骜生前,一直都非常注重皇帝的仪容仪表和尊荣。刘骜酷爱装束打扮,极度善于修饰自己。

皇帝车驾出行之时,刘骜登上御驾以后,总是端正地站立,不左顾右盼,随意向四处扫视,仪容十分端正庄严。

在朝堂大臣们的面前讲话,发布圣旨,刘骜也不缓不急,不指指划划,但却很有君王的威严和气势。

临朝之时,刘骜的仪态深沉、平静,象天神一样威严,群臣不敢仰视,都纷纷称颂他是具有肃穆庄严之容的圣明天子。

青少年之时,刘骜也十分喜欢博览群书。他融贯古今,办事利落干净,不拖泥带水,深得祖父刘询(宣帝刘病已)的喜爱。

刘骜即位初期,他对臣下直率的言辞和建议,也都还能够宽容地接受;公卿的奏议中,有可称道的内容,他也能够及时地予以赞赏,加以奖励。

那时正逢承平之世,朝廷上下,是一片和谐,君臣其乐融融,政事顺利。

然而,进入中年以后,刘骜开始骄奢淫逸,逐渐耽于酒色玩乐。

赵飞燕、赵合德姐妹,终于秽乱于内宫,外戚王家等擅权于朝廷,回想起往事,无不令大汉贤士扼腕叹息!

2

大汉朝廷的贤良士大夫等心知肚明,王氏家族等外戚的独揽朝纲,作威作福,实际上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,是几代君王纵容宠爱的必然结果。

尤其是元帝刘奭、成帝刘骜父子,更是难辞其咎,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
从建始元年开始,王氏家族就已经逐步开始执掌汉朝廷的大权了。

到了现今,王氏家族等外戚更是根深叶茂,枝叶繁盛,掌握大汉朝廷的大权和命运,已经长达四十年之久。

加之后来,成帝刘骜死后,随之即位的哀帝、平帝又都很短命。

于是,皇太后(王政君)为了掌控朝政,不得不再次依靠自己的王氏家族等外戚的力量,来维持大汉朝廷的统治,帮助大汉朝廷度过重重危机。

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儿王莽等王家兄弟子侄,也应运而生,掌握大汉朝廷的大权,并最终篡夺了刘氏的皇位,此是后话不提。

3

却说刘骜驾崩的当天,御史大夫孔光,就在大行皇帝刘骜的灵柩前,拜受了丞相、博山侯的印信和绶带,正式接任大司徒一职,辅佐朝政。

大司徒就是负责朝廷政事的宰相。

富平侯张放,一向深得成帝刘骜的宠爱信任。听到成帝刘骜驾崩的消息以后,富平侯张放对成帝刘骜追思仰慕,哀哀哭泣,最终悲痛而死,也算尽了一份挚友的情谊。

4

面对儿子刘骜突然离世,没有子嗣留下,大汉朝廷没有君王,日渐困窘衰败的惨景,皇太后(王政君)悲伤忧虑成疾,一连病了好些日子。

病好以后,皇太后与侄子大司马王莽一道,剖析朝廷新近发生的这些灾难,一致认为,都是大汉君臣,对天地、祖先神灵的不敬所造成的。

于是,皇太后王政君下诏,恢复在长安南北郊,祭祀天地的大典,以求上天护佑大汉王朝。

接着,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,就摆在了皇太后王政君与大司马王莽的面前,那就是由哪个宗室子弟即位,成为成帝刘骜的嗣子,继承皇位。

5

其实,汉成帝刘骜以及皇太后王政君,预先已经对大汉皇储君有了一些安排。

当初,绥和元年(公元前8年)时,刘骜见自己即位多年,已经人到中年,却一直没有诞生子嗣,来承继皇家大业,时常忧心忡忡。

越到年老,刘骜越发为帝国继承人的问题,感到忧虑、担心和悔恨。

无可奈何之下,刘骜乃与大臣外戚秘密商议,打算从皇室旁系子孙中,选拔一个子弟,入籍大宗,立为太子,确定为皇帝的继承人。

当时的诸侯王中,只有刘骜同父异母弟中山王刘兴,刘骜的侄子定陶王刘欣这叔侄两人,跟成帝刘骜的血缘关系,最为亲近。

中山王刘兴,是成帝刘骜在世的最小的弟弟,定陶王刘欣,是成帝刘骜的侄儿,刘骜的大弟弟定陶王刘康之子。

6

绥和元年(公元前8年)二月,刘骜的小弟弟中山王刘兴,和侄子定陶王刘欣,叔侄两人一道奉诏,前往京师长安,去朝见汉成帝刘骜和太后王政君。

中山王刘兴,老实木讷,没有心机,只由国傅一人,陪同中山王进京朝见汉成帝和太后。

而定陶王刘欣,在祖母定陶王太后傅氏的教诲引领下,携带定陶国里搜刮的大量金银珠宝,山珍海味,珍稀土特产,带领定陶藩国的国傅、国相、中尉等大批随从,前往京师长安,去朝拜皇帝和太后。

7

刘骜见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叔侄二人奉旨进京,继承人问题有了些须着落,心里稍稍有些安慰。

于是,刘骜专门举行宴会,宴请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叔侄二人,暗自考察,谁是最佳的继任人选。

宴会上,刘骜谈笑风生,与弟弟中山王刘兴和侄子定陶王刘欣,聊得十分尽兴。

君臣饮酒欢宴之间,刘骜突然微笑着,询问定陶王刘欣说道: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