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> 第328章 秩序的边疆

第328章 秩序的边疆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328章秩序的边疆俞大猷没有回答陆二的问题。

  他看着蔓延杂乱的秋草,和远处的边际线纠缠在一起。

  驰马奔腾在广袤的草原上,会有一种行走在文明边界的感觉。

  在河中堡待的久了,俞大猷有了不少思考。

  “陆壮士,这是你第一次来草原吧?”

  陆二愣了一下,接着点点头。

  他成年以后就在京师做锦衣卫,就算是出京办差,也基本上都是去的大城市,这也是他第一次来边疆。

  “当年在京师,苏相公来牢狱中见我,那时候朝廷还没有定罪,苏相公告诉我朝廷十之八九要将我发配边疆。”

  “苏相公洞见千里,果然如他所料我来了大同,见到了这河套的草原。”

  陆二疑惑的看着俞大猷,不知道他为何要说起这件事。

  俞大猷说道:“在狱中离别的时候,苏相公曾经和我说过边疆。”

  陆二如今非常崇拜苏泽,俞大猷谈到了苏泽,他忍不住问道:“苏相公怎么说。”

  俞大猷说道:“苏相公说,边疆是文明和秩序的边界,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,秩序才是少数那一方。”

  陆二愣了一下。

  俞大猷指着南面说道:

  “长城、朝廷、律法、典章,先王们和圣贤们构建的秩序世界看起来很大。”

  俞大猷又指了北方草原的天际线说道:

  “但秩序的疆域就在这里。”

  俞大猷出身于福建,世袭军户,其实年少生活还算是不错的。

  后来中了武举人,仕途也都是顺畅的。

  他虽然爱护士兵,但那是一种出于兵法学习的本能行为,这只是他作为一个合格将领的“表演”。

  但是这一次的发配河中堡,俞大猷见到了戍卒的生活状态,他对于基层士卒的想法完全变了。

  他见到了残酷的边疆战争,蒙古骑手们能为了一车粮食截杀河中堡士卒。

  汉人的士兵们也可能为了一批羊杀死牧民。

  杀良冒功,在这边疆是常见的事情。

  而一座军屯或者坞堡从地图上消失,也不过是过往商人嘴中无关紧要的传闻。

  这就是边疆,与其说是秩序的疆界,不如说是野蛮的战线。

  俞大猷突然问道:“我儿子在苏相公麾下效力吧?”

  陆二连忙说道:“少将军如今是第三旅的旅长,指挥戚家军在广东作战。”

  “戚将军?戚元敬也投了大都督了?”

  陆二说道:“戚将军只是在大都督那边养病。”

  俞大猷咧嘴一笑说道:“那是早晚的事情,有戚兄弟在,还有我那林家侄儿,再算上我那不成器的犬子,大都督麾下不缺人了。”

  俞大猷说道:“我想要留在这里。”

  “留在这里?”

  俞大猷点头说道:“我听往来的客商说,其实河套地区还有不少汉人的军屯坞堡,他们都是当年大同镇内撤后,依然不愿意离开故土的汉人。”

  “有的坞堡中的家谱能追溯到汉代,有些则是唐镇朔方兵的后代。”

  “除了汉人,还有不少早就已经汉化的蒙人、羌人,他们说汉话,习汉俗,和我们汉人无异了。”

  “俞将军是想要招募这些人?”

  俞大猷说道:“是的,我读过苏相公不少文章,其中蛮夷华夏论,是俞某最喜欢的文章。”

  “重新高举诸夏精神,开拓文明边疆,这是俞某愿意做的事情。”

  “我在河套地区有些名气,应该可以拉起一支队伍来。”

  陆二想了想,突然说道:“那陆某也想和俞将军一起!”

  “你不用回去给苏相公效力吗?”

  陆二笑着说道:“苏相公麾下能人如云,又怎么缺我一个人,我也想在草原看看,到底文明的疆界是什么样的。”

  “好!”

  俞大猷调转马头说道:“前面就有个汉人的坞堡,我曾经在那里换过粮食,我们就先去那边坐坐。”

  福州,大都督府中。

  苏泽盘弄着儿子,低声说道:

  “文明和秩序,在文明世界中仿佛是太阳升起一样理所当然的存在,只不过是我们人类世界小小的方舟罢了。”

  “你爹我,就是为了不让这艘方舟撞进混沌。”

  方若兰突然出现,破坏了苏泽难得的亲子时光。

  “谭子理来了。”

  苏泽将儿子递给妻子,方若兰问道:“刚刚你们父子在说什么呢?”

  苏泽笑着说道:“童话。”

  “童话?”

  “开蒙的故事。”

  方若兰微微点头,脸上挂着笑容,只看到儿子眼珠转着,也不知道在看着什么。

  面对一身风尘仆仆的谭纶,苏泽用最高规格接待了他。

  “谭公!”

  谭纶连忙说道:“大都督在!不敢称公。”

  苏泽拉着谭纶进入正堂依然说道:“那日放归谭公的时候,徐文长就劝我,说谭公是文武全才,放您回去就是纵虎归山,日后必成大患。”

  “我当时就和徐文长说了,想要留在闽浙的,想通了自然就会回来,不想要留的,留下来也不会真的为百姓做事。”

  “谭公这样心中有百姓的,很快就会知道怎么选。”

  “果不其然啊!”

  谭纶用袖子掩面说道:

  “丧家之犬,幸得大都督收留。”

  苏泽立刻正色说道:“谭公何必要自贱!这是皇帝昏庸,明廷不知道用人才,又怎么是公之过错呢!”

  谭纶心中一暖。

  苏泽又说道:“谭公给明廷所上的《平贼七策》,真是句句切中明廷关结要害,只可惜那帮昏君奸臣不用,如今谭公可有何策教我?”

  谭纶的脸突然红了,平贼七策,所平的贼不就是在眼前吗?

  谭纶觉得这个世界有些荒诞,自己一腔热血,大明朝廷要抓他。

  处心积虑要对付苏泽,苏泽却如此礼遇自己。

  谭纶叹息一声说道:“所谓的平,七策,也是谭某根据大都督施政,所总结的朝廷变法对策,大都督已经做到最好了,谭某再说什么都班门弄斧了。”

  苏泽说道:“还请谭公不要藏拙了。”

  谭纶停顿了一下说道:

  “要我说,大都督治下欣欣向荣,产业兴旺,但是依然有几点隐忧。”

  “请讲!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