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镇疆军 > 第五百九十四章 朝局惊变

第五百九十四章 朝局惊变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  对于帝君中毒遇险一事,逆鳞司首座田沐和刚被晋升为禁军千牛备身的欧阳林,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。

  田沐的思路,基本上与皇后程雯相似。

  他首先想的并不是查实案情的来龙去脉,弄清楚辛忠述为何要暗害帝君,背后又有什么人主使。田沐的第一感觉,是自己的机会来了。

  所谓机会,当然是清除异己、平步青云。

  欧阳林则跟他不同。

  李炳中毒受伤,令欧阳林非常自责。当年李炳还在东都做太子的时候,曾对他有救命之恩,如今李炳当了帝君,又对他有知遇之恩。所以不论如何,欧阳林都不希望看到李炳受到伤害。

  身为禁军虎豹骑,既然没能保护好帝君,那就必须查出幕后黑手,为帝君除掉那些构成威胁的可怕敌人。

  也正因为如此,对于皇后程雯提供的名单,欧阳林并没有完全采信,而是表面一口答应,暗地里却展开独立调查。

  田沐本来就与他有嫌隙,眼看欧阳林决定自行其是,当然也乐得旁边少一个人啰嗦聒噪,于是不管禁军虎豹骑做啥,自己只率领北衙逆鳞司,揪着皇后指定的那些大臣,一通罗织构陷,疯狂打击。

  只短短四五天工夫,就有二十多名朝廷官员牵连获罪,全被一股脑地请进了逆鳞司,严刑拷问。

  这些涉案之人可谓是冤枉透顶,他们当中很多人甚至都不认识辛忠述,就因为被皇后娘娘点了名,逆鳞司便千方百计对其进行线索上的强制关联,甚至凭空想象案情脉络,直接往头上扣屎盆子。

  比如太学博士许昭,只因为是李修明的同窗,便被逆鳞司盯上,揪着他年初的时候为老母亲看病之事,曾登门给老太医送过礼,硬说他勾结叛贼辛忠述,暗中密谋行刺帝君。

  还有秘书郎窦叙寒,纯粹属于那种完全不认识辛忠述,却还是被卷进来的倒霉蛋。逆鳞司一口咬定,窦叙寒曾在帝都诗会上对辛忠述的一篇作品赞不绝口,并且还赋诗相和,显然是在传递某种暗号,阴谋造反。

  顺便说一句,窦叙寒的表姐夫,正是程家的老对头,辅国公陈子陵。

  尽管逆鳞司动作神速,几天之内就抓了一大批官员,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,涉案之人也多为从五品以下的小官。随着北衙的抓捕面越来越大,屈打成招的供述越来越多,不少朝堂上的大人物也都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。

  而对于这种荒唐的局面,朝臣们非常郁闷,也非常无奈。

  之所以会这样,究其原因只有一个:朝中无相。

  圣唐皇朝的政治序列,原本有着极为清晰且稳固的规则。通常来说,帝国的治理,是由帝君、皇族和大臣们共同来承载的。当帝君出现意外状况时,比如生病、受伤、情绪崩溃等导致其无法正常理政,皇族与大臣就会遵循朝廷规则,按照各自的职份对朝政进行相应接管。

  所谓皇族,主要指太子和拥有实权的亲王;而所谓大臣,则是指那些从二品以上的重臣,包括太师、太傅、上柱国、尚书令、中书令、侍中、尚书左右仆射、大都督等军政要员。

  这其中,发挥着主导作用的,是圣唐的诸位宰相。

  尚书令是宰相,中书令也是宰相,侍中和尚书左右仆射同样是宰相。这些人作为百官之首,相当于朝廷这艘大船的压舱石。

  然而可惜的是,眼下的圣唐,没有宰相。

  之前在慕容雪和李汐的那场血色婚礼上,皇朝的宰相们被阿史那支斤一通狂杀,几乎绝迹,最后只剩了一个尚书左仆射魏子轩,而这家伙后来又因为自己的叛军奸细身份败露,被欧阳林拿下。

  在那之后,帝君李炳不知处于什么原因,迟迟都没有晋升新的官员补充相位,致使尚书令、中书令、尚书左右仆射等职务一直悬空。

  这种特殊的状况,在帝君能够正常理政的前提下,还可以勉强运转,可是李炳忽然卧病不起,满朝文武顿时就变得群龙无首了。

  没有诸位宰相,也没有东宫太子的圣唐朝廷,此时究竟该听谁的呢?

  那当然只能听有资格代表帝君发话的人。换句话说,也就是听皇后程雯的。

  讲得不好听点,少了主心骨、犹如一盘散沙的圣唐朝廷,被皇后随意捏圆搓扁,是一点脾气都没有。

  当然,朝臣们也并非完全没有反制的能力。

  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这两个职务在某种程度上,也具备类似宰相的地位。只不过,他们都是正三品的官员,平时所管辖的范围相对较窄,所以在朝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都远不如正经宰相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