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科幻灵异 >反清 > 第七十九章:睢州事变

第七十九章:睢州事变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  尽快增派,李自敬也不知道这个“尽快”要尽快到什么时候,先画个大饼罢了。

  襄阳情况连李自敬都不清楚,而且也是几面受敌,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手。

  不然,李自敬也不会为了吴兆胜这三四千降卒,在西安被李自成搞了那么多套路。

  临时提拔一名都尉上来,也是实在没办法了。

  李自敬现在是没兵更没有得力的干将,荆襄局势离不开吴兆胜和郝摇旗中的任何一个。

  张显也算是转战多年的老军官了,作战本领自不必说,当时在前营干部总的时候,李自敬就觉得这个哨总不错。

  但留他在邓州,李自敬其实没作太多期待。

  当哨总和当都尉独自领军驻防一地这可不一样,张显能干成什么样,这还很难说。

  唯一的指望,是张显能在邓州呆得久些,撑到李自敬在荆襄开辟局面站住脚,再回头北顾。

  能把多铎动向摸清楚,张显就是大功一件。

  至于说是在襄阳增派人手前,张显能把内乡也占下来,李自敬倒是没有这个奢望。

  邓州不丢就不错了,一千二百多人,把邓州到内乡这个防线建设起来,根本不现实。

  设定好了人选,李自敬在邓州驻军三日,便在第四日,率领前营的主力部队南走襄阳。

  新提拔起来的都尉张显,部下有一千名普通士卒,和两百名历战老本劲兵,奉命留守邓州。

  因为邓州没什么人,更没什么物资,李自敬在走之前,给张显留下了一批物资和金银,帮助他在邓州打开局面,招抚流亡。

  邓州这个地方,要想恢复没有百八十年根本行不通,所以李自敬也给张显下了命令。

  在邓州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,无论流民归附,还是百姓逃难,都把他们指引往襄阳。

  乱世,人口多兵就多。

  所幸邓州到襄阳不足百里,有一条宽阔的漕运水路,风向顺利的话,两天就能抵达。

  这也是李自敬选择在邓州设立前哨站的原因,就算日后守不住了,张显要撤回来也方便。

  有退路不至于被围死,邓州的前营士卒军心也会比较稳定。

  从邓州南下,气候逐渐转暖。

  尤其是出南阳府境内,到湖广的襄阳府境内以后,气候会更加宜人,沿途到处鸟语花开,天气晴朗。

  这种时候,人手一套的棉衣穿着就很热了。

  在关中时保命的棉衣,这种时候就成了累赘,穿在身上又湿又热,需要尽快更换衣装。

  沿途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,不能把士卒的体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。

  因此李自敬在过了新野后不久,便下令大军停止前行,在湖广和河南交界之地扎营休整一晚,打算明早再一鼓作气,直奔襄阳。

  大顺军接连兵败,消息还没传到襄阳,湖广境内依旧是乱象纷呈,大顺军的士气不高。

  前营由于在潼关一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重建后又是小闯王李自敬亲自带队,士气保持的还行。

  离开西安以来,前营打的都是地方土寨和防备虚弱的邓州,沿途偶尔也剿剿看不开的拦路抢劫的匪寇,至少到现在没吃过什么败仗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