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> 第四百七十五章 危机

第四百七十五章 危机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  甚至有可能连百分之十都没有?

  这种情况下,赵国拿什么普及教育?

  即便赵国再有钱也要计算成本的。一名老师教几名甚至一名学生,赵国会亏死,绝对不可能这么做。漚</span>

  栗腹深知,普及教育是赵国百年大计,河套只是一个试点。

  当初之所以选择河套,一方面是为了给迁徙来此地的百姓一个补偿。

  另一个方面,也是因为河套所有百姓都是赵国亲自安置的,每个里相距都不是太远,距离和人口密度勉强能够支撑起学院。

  除此之外,赵国官府的权力在河套地区能够真正的伸到每个里,这是除了秦国之外,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达到的。

  若是在河套都维持不下去,必然无法推广至整个赵国。

  结果现在学子的数量凭空少了大半……

  对于赵国来说,同时教二十个学生和同时教十个学生,后者的花销仅仅比前者少一点,但是回报却少了接近一半。漚</span>

  这里面的亏损赵国承受不起。

  赵国选择普及教育,说白了,就是为了得到足够的回报,增强赵国国力。

  如果投入的钱财和收获的回报不成正比。

  同样的钱财放在其他地方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,赵国很有可能会将学院撤掉,这项百年大计很有可能会腹死胎中。

  这对于整个赵国来说,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甚至会成为赵括登基以来,第一次失信于民。

  失信于民容易,再想要将民心一点点收回来就千难万难了。

  对于栗腹来说,同样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损失。漚</span>

  钱,栗腹不缺。

  权,栗腹不缺。

  土地,家学,栗腹也不缺。

  他追求的就是一个名垂千古的机会。

  就像西门豹治邺一样。

  他栗腹治理河套,兴建学院,为赵国普及教育迈下坚实一步,流芳百世不为过吧?

  但若是这件事失败了,名垂千古的很有可能会是污名,栗腹绝不允许这件事发生。漚</span>

  “将这封信送至邯郸,千里加急。”栗腹快速将整件事情以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,塞进信封,封好之后,交给侍卫。

  侍卫双手接过信件,连忙朝外面走去,没有耽搁一丝时间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