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科幻灵异 >开挂的学霸 > 第368章 玉米棒子

第368章 玉米棒子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  开挂的学霸正文卷第368章玉米棒子苏哲五人听着解说员讲解着在水稻种植区种植水稻过程。

  从土地的配比到水稻种子的选择,再到水稻种植区环境的控制和水稻种植区微生态的维持。

  最后讲解的是水稻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。

  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智能化的。

  听完这些,左大军开玩笑说:

  范晓明笑着,

  太空农场这种模式的确能够大规模种植农作物,也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产量,但其消耗的能量也是惊人的。

  同地球上种植的水稻相比,两者相同收获所消耗的能量其差距非常的大。

  真要说起来,在地球种植水稻所消耗的能量才是最少的,能量利用率最高的方式。

  左大军笑着说:

  石油农业,或者说大机械农业。

  这种农业方式高度依赖石油,这种方式所使用的化肥农药啥的几乎都来源于石油,再加上那些机械所消耗的油料。

  相对来说,这种方式比起传统的农业种植要方便的很多,但所消耗的能源可比过去高的太多。

  现在这种太空农场模式,可以说是石油农业进化的终极版。

  其不再像石油农业那样改变农作物局部的生产环境,比如说使用化肥,除去杂草和病虫害这些,而是全方位了,是整个生态。

  说白了,太空农场水稻种植区就是打造了一个水稻生长的最优生态,打造的是一个生态。

  维持一个生态所消耗的能量可想而知。

  不管是石油农业还是现在的这种模式,说到底还是有条件了,也就没有必要考虑能量利用率了。

  包奇正咳嗽一声说:

  左大军有些尴尬,笑了笑说:

  几人有聊了一会儿,范晓明见差不多了,提醒说:

  这时候,几人离地飞了起来,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朝着小麦种植区飞去。

  也就在这个时候,水稻种植区开始昏暗起来,没有一会儿功夫,水稻种植区就完全暗了下来。

  虽说水稻种植区暗了下来,但丝毫没有影响到苏哲几人的飞行。

  在水稻种植区暗下来后,苏哲几人就改变了人形彷生机器人的观察模式。

  要知道,人形彷生机器人观察事物可不仅仅是可见光的频段范围内,不可见光的范围一样能够观察,要是加上ss-防御系统和其他探测设施的辅助,其能观察的范围将更大。

  从苏哲几

  人的视角看,水稻种植区慢慢的变得昏暗,最后完全暗了下来,什么也都看不到。

  在几人改变模式后,几人看到的和之前的基本差不多了。

  左大军一边飞行一边说着,

  人形彷生机器人的夜晚观察模式他是了解的。

  正常情况下,人形彷生机器人能够看到的频段和人能够看到的频段是一样的,其目的很简单,那就是人和人形彷生机器人看到的是一样的,不能产生偏差。

  要是出现了偏差会给人带来误导和不适。

  为了做到这一点,相关的科研团队可是花了大功夫。

  要知道,每一个人所看到的同一个画面所看到的结果是有细微差距的,每一个人之间都不尽相同。

  人和相机也是如此。

  在人形彷生机器人改成夜晚观察模式后,其真实看到的画面其实是灰白的,之所以看的和现实差不多,那是经过处理的。

  在处理的过程中会增加、减少一些细节,这样一来,这种模式下所看到的画面就不那么真实了。

  包奇正想了想说:

  左大军笑着,

  包奇正无奈摇头,

  范晓明笑着说:

  徐正平点点头说:

  在徐正平的提示下,几人都切换了观察模式。

  果然,他们看到一道微弱的光从墙体中射出。

  墙体上的门打开了,这道微弱的光在这黑暗的水稻种植区是那么的显眼。

  左大军笑着说:

  几人说着就进入了打开的门中。

  进来后,几人身后的门关闭了。

  几人进入的是一个长长的通道,几人在通道中走动的过程中,时而有风时而有雾气,时不时的还有光束扫过,还通过了三道门,最后才来到小麦种植区。

  左大军看了看背后关上的门,调侃说:

  这是他第三次经过这样的消毒杀菌了,还是忍不住吐槽。

  这样的通道,人在没有器具的情况下铁定完蛋。

  范晓明笑着,「再说了,没有这样的消毒杀菌还真就不行

  了,不同的种植区的生态是不同的,要是我们从水稻种植区带来了什么真菌病毒的,搞不好这小麦种植区的小麦就全完蛋了。」

  左大军有些不信,

  几人飞在半空中看着下面成片成片的小麦苗。

  这里不同意水稻种植区,这里是白天,还是那种烈日当空的那种,几人看的那叫一个清楚。

  苏哲解释说,

  每一个种植区都是一个小的平衡的生态,这个生态的最高服务者是这个种植区的农作物。

  比如说小麦种植区的生态就是为小麦服务的。

  这个生态是通过精细的研究所搭建起来的,不管是真菌还是病毒,亦或者是其他一些生物啥的,其已经达成了一个平衡。

  要是这个生态中进入了其他的生物,很大可能打破这个为农作物服务的生态。

  苏哲解释完,又让解说员帮着给左大军继续解释。

  这个过程中,几人来到了地面,查看了小麦的长势。

  不得不说,在这种生态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小麦那叫一个旺盛。

  此时的麦苗已经抽出了麦穗,这些麦穗就像粘贴复制的一样,准确的说是每一颗小麦都像粘贴复制的一样。

  苏哲几人在观察的时候,左大军跑了过来,笑着说:

  几人笑笑,这里除了郝义,其他人对于这些了解的也不多,过来参观也就看个新鲜,具体的细节也是不知道的。

  范晓明调侃说:

  左大军说着抬头看天,

  范晓明说着大手一挥,几人面前出现了小麦种植区的相关数据。

  看数据就能知道,此时模拟的正是午时的阳光。

  左大军笑着,

  范晓明提醒说:

  左大军点头,

  参观完小麦种植区,几人在解说员的带领下经过一个通道来到玉米种植区。

  来到这,几人惊讶的发现这些玉米很多已经成熟,且有着很多在土豆种植区看到的那种机器人,这些机器人背着一个背篮穿梭在玉米田中挑选成熟的玉米。

  几人转了一圈发现,这些机器人将采摘的玉米集中到了一处。

  听了解说员的解说才知道,这些成熟的玉米将会被打包送到太空牧场,或者在太空农场的中心工厂加工成各类农副产品,供给太空牧场、太空渔场、一号生态圈。

  苏哲几人降落到玉米田中,解说员直接控制了一个正采摘的机器人。

  没有一会儿功夫,苏哲五人人手一个玉米棒子。

  左大军看着手中已经扒了皮的玉米棒子,笑着说

  :

  说完,左大军一口咬了下去。

  解说员要阻止的时候已经迟了。

  范晓明连忙提醒,

  这时候,解说员开始说明了原因。

  在解说员控制着机器人说的过程中,又有一个机器人带着大的盒子飞了过来。

  左大军将嚼碎的玉米粒全部吐在了盒子中。

  左大军尴尬的笑笑说:

  说着,左大军又啃着手中的玉米棒子。

  吃了吐,吐了吃。

  没一会儿功夫,一根玉米棒子就被左大军啃完了。

  左大军还想再啃一根的时候,被范晓明阻止。

  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